避免几个让用户不爽的社会化营销方式
时间:2017-2-27浏览次数:12来源:蓝橙互动-微信互动游戏制作

虽然社会化营销已经步入3.0时代,但很多品牌到现在还是没有区分社会化营销与社会化媒体营销的区别。一个微信一个微博或是SNS平台等,这都是具有典型特征的社会化媒体,但如果说,只将媒体传播行为硬是扣上了社会化营销帽子,就有些张冠李戴了,毕竟社会化营销终究是关系营销,媒体不是万事大吉。

因此我们在谈论到社会化营销时,更多的是讲述用户消费者的状态,但往往一些品牌的传播带有攻击性,长期以往就让用户产生了不爽的心态。那么该如何从和消费者的理性沟通,跨越到和他们的感性沟通上?怎么和目标消费群形成某种性质的情感共鸣?避免产生负面情绪呢?

选择合适的社会化媒体

这是个太老套的话题,但是依然有很多企业搞不懂,比如一个卖汽车的品牌,成天在人人网与用户沟通汽车性能多么好,或是一个卖电器的,在蘑菇街、美丽说等购物社交网站上打广告,这样的行为,怎么能不引起有特定性质的社媒圈用户反感呢。当然像是康师傅、统一、麦当劳等快消品,他们的产品媒体属性更大众化,因此选择的社媒可以多样化一些。因此做社会化营销首先要选对媒体,一方面,要分析品牌的特征适应人群,另一方面,要找到合适话题融入消费群体。

唠叨没完

很多人将社会化媒体的功能性局限于一个免费发放信息的渠道,一天几条甚至几十条信息轮番轰炸,这种行为的后果显而易见新用户不care,老用户被吓跑。而根据一项最新的社媒用户行为投票反馈单来看,“发布太多的促销信息”占比58%成为用户讨厌行为之首。

不懂社交的发声者

很多品牌的社会化营销从事者其实并不太懂社交,尤其是网络语言,这点在很多传统企业较为明显。通篇的道德伦理、故作姿态的心灵鸡汤,套用别人的创意思路等等,甚至使用俚语或行话,让品牌账号没有任何个性,把不好笑的东西却硬要试图搞笑这些都是不懂社交或是不懂网络社交人最大的遗憾,因此他们往往会自以为是的一心维护品牌,推送有关品牌的信息,没有想过要从消费者的利益出发,跟消费者聊天。这样如何赢得好感?

三棒打不出个闷屁

这在social中很是忌讳,往往一个活动在第一阶段发声时就应该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传播覆盖率固然重要,但“人对人”的social的理念就是由点及面的行为,一个点顾及不上,就很有可能失去一片群众,因此必须拒绝“不回应我的消息”这个在用户中嫉妒反感的事情存在。

自媒体是个坑

自媒体存在基于网络影响力,影响者是真实的人,是在某一个领域里面的意见领袖,他们在营销过程中不一定只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或转发内容,更多的是在在合适的时候,在活动中博客里分享经验,隐晦地帮助品牌传播,然而如今的自媒体存在的意义早已形同虚设。

通常情况下,一个活动想要在第一阶段获得高的曝光率,会选择多家微博或是微信大号转发,然而研究表明大号之间存在很多诟病,以微博为例,在微博上存在同类型的大号之间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他们要么是出自同一人之手,要么内容相似,这就导致关注他们的群体也有可能是同一部分人,彼此之间重叠,这样同一个人有可能会在不同时段或相同时段接受同一条信息,因此会对品牌带来莫须有的厌恶之情。因此在找大号推广时尽量避免内容或是形式上的尴尬。

借势营销太low

如果说三年前我们对social中出现借势营销这一玩法怀有激情的话,那么如今但凡有个借势营销的案例多少都会遭到鄙夷,原因很简单低级、低俗、自娱自乐,因此有人说最不会做social的或者说只会低级的social从业者才会坚持不懈的做着这一工作。

但也有人质疑,那杜蕾斯怎么还在做,人家也做的好。首先,现在的杜蕾斯也并不是每一个突发事件都会借势;其次,杜蕾斯的创意绝对比那些匆忙拼凑而来的要高级的多;最后,强大的群众基础以及品牌自身黑幽默的潜质也是一个营销制高点,无法跨越。